沉默的大多数

在一个广大的群体里,大多数人都只是沉默。然而外界对其的感性评判,往往建立在容易看见的激动的少数身上。他们往往偏激,以至于影响整个群体的形象。

在网络上的论战,或者说骂架中,经常可以看见对对方整个群体的指责与扣帽。随便打开 Youtube 上一个引战两岸关系的视频,下方总会有大陆人骂曰:“你们台湾人……”,也总有台湾人喷曰:“你们大陆人……”。喷的大陆的内容,因我身为大陆人,自知八分是假。如此反观喷台湾的内容,可能也相去不远。

再比如与 LGBT 相关的新闻、文章的后面,也常常有冷嘲热讽的声音,诸如:“……认为自己是同性恋就自高一等……”又常有人还击,认为其他人都是直男癌晚期。在我看来,这双方论点都未必是普遍情况。

可是这些观点就是这么根深蒂固了。我相信无论是台湾人还是大陆人,LBGT 还是直男直女,还是其他容易陷入对立的两个群体,沉默的都是大多数。他们并不是所指责的那样猖狂或如何如何,他们并没有那种戾气或者跋扈的心态,他们只是想过好自己的普通人。

可是那些观点就是这么根深蒂固了。再看看网上的那些阴阳怪气、剑拔弩张的评论——充满戾气,居高临下——我明白了,他们正是这些偏见的根源。

沉默的大多数不会发声,他们的声音便由偏激而愤怒的人替代了。我们见那个群体里只有这一种声音传出,至少只有一种强大的声音传出,便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这个群体里所有人的心声。

希望和对岸和平共处的人的声音,必定比不过想要暴力打垮对岸或狂妄自大的偏激分子的嘶吼,于是另一边的人自然会认为对岸充斥着此般脑残。

LGBT 群体中激进的人更容易在各处露面,于是其他人很容易觉得其中的过激部分是整个 LGBT 群体所想。同理也适用于直男直女。

更何况还有媒体的选择性报道、人的追随既有观念的心理效应。

这还会带来一种情况。当一个群体里有两种观念不同乃至相反的激进声音的时候,会让人觉得这个群体自相矛盾。便会有这样嘲弄的声音:“你们不是一直要 XXX 吗?怎么现在 XXX 了你们又要 YYY 了呢?”殊不知主张 XXX 和 YYY 的从来就不是同一拨人。他们只是在事态符合自己所想时闭了嘴,不符合时又开始叽叽喳喳。

明白了这一点,也不难看透诸多评论区里的骂架了。

评论已关闭